以“好AI+好内容”重构智能学习生态 学而思推出三大系列新款学习机

来源:     作者:渝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5-08    

2025-05-08 10:45:03 来源:上游新闻

5月7日,学而思召开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P、S、T三大系列学习机,以“好AI+好内容”重塑学习体验。

在“好AI”层面,学而思依托自研九章大模型与DeepSeek形成双核大模型,实现了智能学习系统全面升级;“好内容”是根基,学习机上市至今已新增400万分钟精品课程、85万套真题,本次更紧扣新课标要求,打磨贴合教育趋势的“真”课程体系。以“提问是更好的学习”为理念,学而思还创新地打造“小思AI 1对1”智能交互功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为用户带来个性化、高效能的智能学习新体验。

学而思智能学习负责人赵璞铮进行学而思学习机新品发布/图源 学而思

双核大模型领航,“好AI”定义智能学习新高度

作为智慧教育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唯一承建单位,学而思在教育科技领域的深厚积淀,为学习机的技术突破奠定基础。其自研的九章大模型,不仅是国内首批通过备案的教育大模型,更是首批获评中国信通院教育大模型4+级(最高评级),并联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等单位牵头编制多项教育大模型标准,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学而思CTO田密介绍学而思技术优势/图源 学而思 

九章大模型在教育场景的应用已积累显著优势,其全科解题、全科批改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多模态批改技术、基于大模型驱动的步骤级知识图谱,则为“精准学”等AI功能升级提供了核心支撑。此次新品搭载的DeepSeek与九章双核大模型,进一步强化了学习机的智能交互与精准分析能力,为用户带来更流畅、更智能的学习体验。

提问是更好的学习。一项关于学而思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科学实验室共同开展的研究表明,学生在使用学习机时的提问频次与内容,与学业成绩、自我调节水平显著相关。基于此,学而思推出了“小思AI1对1”等创新功能。“小思AI1对1”打破了传统学习机被动响应模式,能够主动引导学习,与学生展开连续对话,根据学情动态生成内容,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答题批改环节,不仅能精准指出错误,还能深入分析原因并给出改进建议;通过情绪感知技术,及时给予学生鼓励或祝贺,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贴心伙伴。

“小思AI 1对1”可以分步骤、主动引导学生学习/图源 学而思 

同时,精准学3.0实现学情数据与知识图谱的深度打通,在行业中创设“过滤学”和“过滤练”功能。“过滤学”可以自动生成课程思维导图,帮助孩子快速把握课程核心内容。“过滤练”功能针对学习机内置练习、老师布置作业等,智能分析出未掌握题目、易错题和必考题,让孩子优先练习关键题目,避免盲目刷题,助力提升学练效率,减轻负担。学而思旗下原“随时问”APP也全新升级为“小思AI”。新功能则将于6月初上线,旗舰机型用户可免费更新。

全学段资源升级,“好内容”构筑核心竞争力

在内容建设上,学而思秉持着“好内容”核心优势,全方位升级学习资源体系。在内容储备上,学习机课程总量达1600万分钟,上市至今,共新增了400万分钟的课程、85万套真题和7亿道题目,构建起庞大的知识资源库。在资源合作方面,学而思独家合作小托福考试,引入了RAZ、5·3、万唯等权威教育资源。全新上线的王牌练习模块,教辅版本数量领先,且是同时拥有5·3、万唯资源的学习机产品,真正实现学练无缝衔接,为学生提供一站式学习服务。

在启蒙教育领域,学而思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小猴英语、小猴语文等王牌启蒙内容正式登陆学而思学习机,与摩比共同构建起能够覆盖3至8岁全阶段的启蒙产品体系。从体系设计来看,摩比、小猴作为学而思旗下的启蒙产品,能够与学而思培优课实现良好衔接;在能力培养上,课程内容也与新课标提倡的核心素养高度契合,能够有效助力孩子在早期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三大机型精准定位,服务保障贴心护航

学而思此次推出的P、S、T三大系列学习机,针对不同学段和学习需求打造差异化产品矩阵,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学而思发布三款学习机,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图源 学而思 

以“孩子的第一台学习机”为目标,P系列学习机为孩子提供了一套完整且基础的学习方案。S系列则希望打造学习机中的“六边形战士”,其核心优势在于融入了学而思经典的培优体系课,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了科学合理的十二级数学能力培养体系。T系列的交互体验更是突破传统学习机边界。作为旗舰产品,T4系列搭载的小思智慧岛Pro集成更多AI能力,功能全面升级。

三款机型均支持“学而思Care+”服务,不仅提供大模型能力更新、课程内容更新,还为用户提供一年的意外保险和延保保障,并可享受“购机1200天半价换新”政策——学而思23版经典学习机、学练机等旧设备最高可抵扣新机价格的5折,以期降低用户体验新技术的门槛。

上游新闻 马亮

编辑:吴嘉雯    责编:陈晶晶     审核:毛丹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渝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