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共青团重庆市巴南区委员会的指导下,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前往巴南区炒油场社区,为当地青少年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体验。活动期间,重庆理工大学化工学子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将实验室的“魔法反应”搬进社区课堂,通过“魔法化学润童心”“国家安全教育”和“户外运动科普”三大主题活动,构建起“专业启蒙+思政教育+实践能力”三课联动科普新模式。
“魔法试管”里的专业启蒙:让科学种子在童心中生根
“老师,我们可以自己做一次实验吗?”在“魔法化学润童心,蓝晶雨落探科学”活动现场,提问声此起彼伏。重庆理工大学志愿者赵腾化身“科学魔法师”,把碱式碳酸铜与甘氨酸的配位反应编成童话故事,用生动的“蓝晶雨”制备演示,将晦涩的化学原理变得妙趣横生,成功点燃孩子们对化学的好奇火花。
在实践环节,志愿者们将跃跃欲试的小朋友进行分组,从器材使用到安全规范一一示范。在专业指导下,小朋友们小心翼翼地完成实验的每一步操作,当看到自己亲手配制的溶液中缓缓析出反式甘氨酸铜蓝色晶体时,整个教室爆发出阵阵惊叹:“化学反应真的太神奇了!”重庆理工大学指导教师表示:“我们要让孩子明白,科技强国不是口号,而是每个试管里的星辰大海。”
“国家安全”中的思政密码:在青春心房中筑牢防线
“同学们知道吗?朋友圈随意发布的一张照片,可能无意间泄露国家秘密。”随后,巴南区团委志愿者们用真实案例引发热议。活动现场,志愿者以某高校学生因在军事基地旁违规拍照被查处的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等领域的风险隐患。他们通过图文并茂的漫画展板方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法律条文转化为青少年看得见、听得懂的“身边事”。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国家安全知多少”互动问答环节,通过“哪些网络行为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如何辨别境外间谍的套路?”等现实考题,引导小朋友在思考中强化安全意识。巴南区团委志愿者表示:“我们要让小朋友明白,爱国可以体现在日常的每个细节。”
“户外运动”里的实践教育:为青春系好运动“安全带”
在“小小运动家大冒险”户外运动知识宣传活动中,重庆理工大学的志愿者们发挥专业优势,将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延伸到运动场地。“就像我们做实验要穿戴防护装备一样,运动时也要做好安全防护。”志愿者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他们通过生动形象的PPT展示和实物演示,详细讲解了运动装备的选择标准、场地安全评估要点等专业知识。
在急救技能培训环节,志愿者们以化学实验的严谨态度,手把手教授绷带包扎和冰敷处理技巧。“包扎力度要像配制溶液一样精准,太松太紧都不行。”经过反复练习,在场青少年基本掌握了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这样的培训既专业又实用,孩子们学得快记得牢。”在场家长纷纷点赞。
此次“三课联动”科普活动是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践行“专业服务社会”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将专业优势转化为科普资源,不仅为社区青少年打造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更探索出一条“高校—社区”协同育人的新路径。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多课堂联动模式,推动“专业科普”向“常态服务”转变,切实为青少年全面成长赋能助力。(资讯)
文/郝江瑜
原标题:三课联动育新苗 志愿赋能助成长 重庆理工大学多元科普点亮青少年成长之路
编辑:李宏伟 责编:吴磊 审核: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