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突破制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以技术攻关促进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引领全面创新,近日,市经济信息委将组织开展2025年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在这些方向上圈出重点。
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重点征集智能底盘、智能车身、智能座舱、汽车电池与安全、电驱动系统、整车热管理、国产化汽车仿真软件、新一代车载通信、智能化车辆试验检测等方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需求。
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
重点征集可广泛应用于先进制造业、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功率半导体、智能芯片、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以及智能消费电子产品、新一代智能终端等方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需求。
先进材料:
重点征集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粉体材料、复合材料、高性能过滤材料、纳米材料等方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需求。
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
重点面向航空装备、船舶装备、动力装备、工业母机、电力装备等领域,征集整机制造及核心零部件开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需求。
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
重点面向生物药、化学药领域,征集抗体药物、重组蛋白及多肽药物、疫苗、细胞治疗、化学创新药、高端制剂等方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需求;面向医疗器械领域,重点征集诊断类、治疗类、康复类器械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需求。
人工智能等“新星”产业:
重点征集机器学习、知识图谱、多模态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智能体、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具身智能、智能软件、安全防护等人工智能领域,以及新型物联网等“新星”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需求。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征集对象为重庆市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鼓励产业创新综合体组成单位申报。
需求应具有明确的创新紧迫性和产业导向性,主要分为前沿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填补我市产业链短板技术、巩固提升本地产业链技术四类。
需求应是申报单位尚未完成研发攻关且依靠现有能力难以独立解决的难题,预计攻关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攻关完成后形成的成果应进行产业化应用,具有较强的市场推广价值和应用示范效应。需求的指标参数包括技术攻关指标(功能指标、性能指标等)和产业化指标(经济指标、知识产权指标等),技术攻关指标的参数应不少于5项,且能够对标国际、国内技术前沿,体现行业发展趋势。
有申报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单位,将相关资料填好后,于6月5日前送至区县经信部门。市经济信息委将组织专家对征集的需求进行分析论证,凝练任务榜单,组织开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
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
编辑:杨虹 责编:吴忠兰,陈晶晶 审核:阮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