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报深一度|重庆发布AI应用九大场景,将这样影响你我生活

来源:     作者:渝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3-15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余虎 崔曜

2025-03-08 10:54

AI将如何影响你我生活?不用猜了,就在当下!3月7日记者获悉,由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的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于近日发布,AI应用九大场景一一展现。

场景一:城市规划师将有最强“助手”

重庆将构建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应用场景,届时,人工智能(AI)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结合,地图影像可自动分类和识别城市建筑物、道路、水域等元素,辅助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城市规划师的最强“助手”。

场景二:高空焊接将被机器人替代

重庆将探索“无人建造”智能应用场景,曾经让建筑工人棘手的高空焊接、起重机械、钢筋绑扎、楼板打孔等“危繁脏重”任务将变得简单,机器替代人的场景也将实现。

场景三:乱搭乱建将被自动举报

重庆正构建低空综合巡查智能应用场景,乱停乱放、建筑垃圾、绿地侵占等城市管理顽疾,将逃不过AI的“火眼金睛”。

此外,AI关联分析各类感知设备与用户数据,实现供水问题高效处置、电力供应运行实时监测、燃气安全及时感知、应急处置方案推荐等,确保城市生命线安全稳定运行。

场景四:电动车入楼,AI自动报警

我市正加快AI赋能构建安全韧性城市,社区发生高空抛物、电动车入楼、生命通道堵塞等违规行为,AI自动报警;AI还基于自然、人为风险因子等数据开展智能监测预警、风险动态分类定级、信息自动派发等。

场景五:渣土车乱倾倒 有天眼跟踪

我市正加快AI赋能城市交通综合治理,AI算法识别城市交通拥堵、事故等运行态势,信号灯自动变色,引导市民出行;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视觉算法、北斗车载定位等技术,全天候追踪预警渣土车、危货汽车违法违规行为。

场景六:执法变轻松 AI梳理办案要点

我市将构建执法办案问答交互应用场景,届时,语音内容分析、投诉信息挖掘、流程违规识别将有AI帮忙,协助执法人员快速获取相关流程指引和办案要点;同时,依托AI模型自动审查并分析案卷质量,提高执法监督效能,打造“信用+执法”应用,实现信用系统与专业执法、综合执法一体关联,开展分级分类监管。

场景七:社区大小事有AI“管家”

我市将构建数智社区治理应用场景,依托多元化时空数据底座,构建社区画像,全方位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实现事件登记上报、事件自动分类、法律条款自动匹配等环节的“一站式”智能处理。

场景八:丢失物品AI帮你找回

AI技术在“文明骑行”“拾金不昧综合服务平台”等系统中应用,例如收集并分析骑行者的行为数据,识别出高风险区域和时段;对接公交、地铁、商超监控系统,AI自动提取失物特征(颜色、形状、品牌),匹配失主信息。

场景九:看病可找AI医生

AI承担医生部分工作,在基层辅助诊断、医学影像精准识别、重大疾病辅助决策等领域提高临床诊治效率和医疗质量,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重点疾病人群,实现分层次分人群的精准健康管理。

▲轨道列车从朝天门大桥下层桥面驶过。(本报资料图片)记者 齐岚森 摄

“这些应用场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昌良介绍,届时,供水智能应用场景能够实时掌握水质状况和供水压力,确保市民的饮水安全;用电智能应用场景则能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况,保障市民的用电需求不受影响。“这些场景的广泛应用,将为市民生活提供更加可靠、便捷的保障。”

感知体系怎么建?算力哪里来?

将构建“城市大脑”支撑治理大模型开发与AI应用

AI应用需要强大的感知能力和超强算力,那么,感知能力和算力该从哪里来?

“三年行动计划已作出安排。”李昌良说,感知体系和算力资源建设是实现人工智能赋能城市治理的关键所在。感知体系是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只有构建起完善、高效的感知体系,才能够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而算力资源则是支撑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基础,只有具备强大的算力资源,才能够满足大规模、复杂场景下的AI应用需求。

感知体系怎么建?三年计划提出,我市将打造“松耦合、分布式、多层级”感知体系,聚焦燃气管道、防汛抗旱、火灾防控等重点区域、部位、类型,加强摄像头、无人机、北斗定位、RFID智能采集终端等感知设备部署。

算力哪里来?三年计划提出,重庆将加快打造“立足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东盟”新型能源算力枢纽,建设云、边、端协同的共享算力资源池,解决不同类型算力资源兼容较差、算力节点网络传输时延较高等问题。

▲“疆电入渝”工程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重庆段),工作人员正在作业。(资料图片)记者 张锦辉 摄

重庆在川渝、疆渝特高压电力线路基础上,引入新疆哈密、四川雅安等市外算力资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数据支撑。

此外,我市还将接入市场主流的大语言模型、视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通用大模型,构建大模型体系基础能力;聚焦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九个重点领域场景需求,训练垂直领域大模型集群,实现城市运行安全预警、高效智治与精准服务,并逐步形成具备智能感知、预测预警、智能生成、智能互动、研判决策、分类分拨、审核评估、智能推荐八大能力的超大城市治理大模型,支持超大规模、复杂场景下的AI应用。

建设时间表敲定

“四步走”建成AI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样板

“《计划》的出台是重庆市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通过构建AI能力底座和超大城市治理大模型,重庆市将能够实现对城市运行的全面感知和智能分析,为城市治理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决策支持。”李昌良表示。

根据《计划》,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到2025年4月,我市聚焦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九个重点领域,初步形成AI能力底座,构建形成超大城市治理大模型V1.0,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人口密集区域管线数字孪生、中高风险点位感知覆盖及风险闭环管控场景建设,开发完成20个以上智能体,形成10个AI赋能应用场景,以“9+2”中心城区领跑带动,推进重点应用场景在中心城区先行先试、贯通实战。

▲“社会·渝悦·智慧医保”驾驶舱界面。资料图片

到2025年底,重庆初步建成AI能力支撑体系,构建形成超大城市治理大模型V2.0,开发完成50个以上智能体,打造20个典型应用场景,综合保障、风险防控、应急管理等能力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到2026年,重庆进一步优化AI能力支撑体系,持续拓展AI应用领域,开发完成70个以上智能体,打造40个典型应用场景,持续发挥“9+2”中心城区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和综合效能。

到2027年,重庆持续迭代超大城市治理大模型,AI关键核心技术在城市治理中得以全面应用,开发完成100个以上智能体,累计打造不少于60个具有创新性和可复制性的典型应用场景,引领带动全市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建成AI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重庆样板。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付爱农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渝讯网

频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