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365天!这支“网红”队伍把守护写进城市角落

来源:     作者:渝讯网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3-15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记者 朱婷 见习记者 蒋婷 实习生 马厚雪

2025-03-06 07:00

“晚来半小时,后果不堪设想!”74岁的张婆婆记得,在她生命的危急时刻,一位名叫曹启欣的小伙子背着她一路狂奔去医院,及时就诊。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小张一时想不通,想翻越大桥栏杆一跃而下,一位名叫向龙的小伙子递上一瓶水,在一声声“兄弟”的呼喊中,他重新振作……

▲辖区居民张玉芳老人专程送来的感谢信。记者 张质 摄

曹启欣和向龙是00后,来自渝中区群防督察队。寒来暑往,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10人群防队伍,全天候不间断巡逻,守望邻里安全。重要交通节点、人气打卡地、背街小巷……他们的足迹踏遍辖区每一处角落,也留下了一个个暖心的故事。

早上7点

风雨无阻,开启全天候巡逻值守

“集合!”3月4日早上7点,天下起雨,行人匆匆。记者来到渝中区上清寺街道嘉陵桥西村一岗亭前看到,一支10人队伍身着统一制服、作战靴,整齐站立在雨中。细看,队伍中的每一人都配备有对讲机、警示灯、战术马甲背心以及腰带和腿包,还携带有急救包、手电、小型灭火器等应急装备。

集结完毕,按照24小时“两班倒”模式,队员们开始各自的工作:有的外出巡逻排查,有的在岗亭值守。寒来暑往,风里来雨里去,一年365天,这是雷打不动的工作。

▲3月4日,渝中区上清寺,渝中区群防督察队10名队员整装待发。记者 张质 摄

他们是来自上清寺街道的渝中区群防督察队。2015年成立后,这支队伍成为守护辖区居民群众安全的重要力量:对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排查,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帮助迷路老人或小孩找到回家的路;协助公安机关处理事务……2021年起,他们还承担起对渝中全区群防队伍的常态化督察通报。

队伍平均年龄28岁,90后、00后占主导,队长向旭是队伍里唯一的80后。他打趣说,自己拉高了队内的平均年龄。不过,这位80后处置突发情况有经验,还深谙互联网运营之道,他将队伍巡逻的日常记录下来,发到短视频平台,如今粉丝数近万,更多人得以了解到这支“网红”群防队伍背后的坚守和付出。

在这些视频当中,高赞的不少。当中就有早上7点发生的故事:去年某一天的早上7点多,队员们在巡逻时发现公路上一辆汽车因车胎受损而停滞不前。换车胎、协助警方疏导交通……队员分工协作,很快帮车主换好车胎,保障了道路通畅。

下午2点

爬坡上坎中维持秩序、帮忙找娃

上清寺街道辖区跨越“山上”“山下”。“山上”为美专校社区、新都巷社区、桂花园社区,“山下”是嘉西村社区、曾家岩社区、春森路社区、学田湾社区,既有重要的交通节点,也有背街小巷……一上午的巡逻在“跑山”中开启、风雨中结束,几万步路走下来,队员们身上也被雨水打湿。短暂休整后,他们又投身到下午的工作。

为一睹李子坝“单轨穿楼”的独特魅力,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打卡拍照。对于渝中区群防督察队来说,李子坝观景平台是每天巡逻的重点部位。下午2点至4点,附近人流量较大,除了爬坡上坎维护秩序,队员们还要应对游客孩子走丢等突发情况。

▲队长向旭结合现场处置视频跟队员们复盘险情。记者 张质 摄

“不要拥挤,大家有序拍照”“请照顾好老人和小孩”……当队伍昂首挺胸、迈着统一的步伐出现在李子坝,成为城市另一道风景。“这精气神,帅气!我知道你们,我在网上刷到过。”还有粉丝游客凑过来合照。

向旭清楚记得前不久和队伍一起帮游客找孩子的事。他们接到一位女性游客的求助:自己光顾着拍照,找不到孩子了。想到母子失散时间不长,孩子应该走不远,向旭赶紧用随身携带的喊话喇叭找人。“在这里!”人群里,游客也帮助定位孩子的位置。“找到孩子后,母亲一边责备孩子,一边自责。而我们也松了一口气。”向旭说,因为经常找孩子、带着孩子找父母,他和队员们还练就了和萌娃打交道的本事——备点玩具、零食,孩子们就不吵不闹了。

平时人流量大,节假日更甚。向旭他们几乎没有节假日可言。“对我们来说,节假日更为忙碌。这份艰辛,让许多年轻人来了又去,坚守下来的同事,更显难能可贵。”向旭说。

夜晚11点

警示灯闪烁,与时间赛跑救人

夜晚,当白日的喧嚣褪去,城市开始慢下来。对于群防队员来说,还懈怠不得。这恰恰是最需要提高警惕的时刻。

看到夜灯下的队员们巡逻在背街小巷,肩上的红色警示灯不停闪烁,家住上清寺街道嘉陵桥西村的独居老人张婆婆竖起大拇指:“满满的安全感!”

张婆婆的夸赞来自与队员曹启欣和任艺打交道后。时间回到去年4月的深夜11点,短时间内呕吐10余次后,张婆婆身体极度虚弱,艰难地来到渝中区群防督察队岗亭求助。正在值班的曹启欣和任艺一看,赶紧搀扶起她,护送她去附近医院。

▲群防队员帮助伤者送上救护车,伤者向队员们竖起大拇指。受访者供图

片刻不耽误,曹启欣干脆背上张婆婆就往医院跑。不到10分钟,就将她送至最近的医院。当医生告知情况紧急需要转院时,曹启欣又迅速找来车辆,将张婆婆送往重庆市急救中心。

“婆婆是急性高血压,幸亏来得及时。要是再晚半小时,后果不堪设想!”医生的这句话,让曹启欣和任艺一阵后怕。“多亏我跑得快,与时间赛跑,我赢了!”曹启欣说。

难忘救命之恩,张婆婆常来岗亭“串门”。“给你们带了点青菜”“试一下我自家的香肠”……老人朴实的话语,满含对队员们的信赖与感激。只要张婆婆一来,留守岗亭的队员就会与她聊天。他们知道,张婆婆缺的是情感上的陪伴。

曹启欣是00后,本想当兵保家卫国,可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梦想。3年前,看到向旭拍摄的关于队员们的视频,他专程从奉节老家赶了过来,加入这支队伍。在这份工作中,曹启欣看到,能够帮助别人的自己,换了另一种方式在实现梦想。

凌晨2点

一声声“兄弟”,唤回年轻生命

凌晨2点,行人越发稀少,街面安静下来。在凌晨时分巡逻,是队员向龙和搭档的工作常态。

时间回溯至2023年1月,同样是凌晨2点。“当时的夜晚格外寂寥,天空下着雨,雨点夹杂着寒气直往人身子里钻。”向龙回忆起那天说,巡逻至牛角沱嘉陵江大桥附近时,他和搭档孙强远远看见一个身影快速往桥上跑。“兄弟,等到”“有事给你说”……向龙是一名退役的武警战士,有处理突发情况的经验。感觉到不对劲,他赶紧跟上去。走近一看,发现是一个年轻小伙子,想要跳江轻生。看到小伙子神情沮丧,向龙猜测,应该是遇到困难了。于是,自己赶紧拿出腰带里的一瓶水,递了过去。

▲群防队员化解一次两轮电动车起火的险情。受访者供图

这一暖心举动,打消了小伙子的防备。“他肯跟我们说话了,说自己姓张,没有人关心他,觉得人生很失败。”向龙说,见小张情绪激动,他们不能来硬的,只能试图开导。“兄弟,人生都会遇到挫折,我也有过……”“兄弟,想想你的家人。”1个多小时,一声声“兄弟”,拉近了彼此距离,也让小张重新鼓舞振作。

看到挽回鲜活的生命,向龙非常欣慰:自己虽然退伍,但没有褪色,每一次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后的幸福感、荣誉感,让他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上清寺街道党工委政法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黄中强介绍,近年来,渝中区群防督察队在参与重点区域一体化巡逻、协助治安防控和社会风险防范、处置应急突发情况、提升全区群防队伍工作效能等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

数据显示,这支队伍近年来参与交通事故等应急抢险救援300余次,营救劝导嘉陵江轻生人员近60人次,协助警方查处传销组织团伙、赌博窝点、诈骗等案件130余起。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 刘一叶   审核: 张珺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渝讯网

频道精选